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(578)开箱手榴弹,为何规定一次不得超过六百枚?
泼墨梧桐
息壤连载《穿越新世纪风云》《漫雨和飞沙》2024-12-02 20:52
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志愿军部队中有一项在国内作战时从没遇到过的规定:前沿部队开箱弹药一次不得超过0.5个基数,手榴弹不得超过600枚。要知道,以美军为首的“联合国军”凭借其精良装备,经常对志愿军部队进行大肆袭扰或狂轰滥炸,志愿军将士必须随时准备好充足的弹药抗击敌人。那么,为什么要在开箱弹药的数量上做出这样的限制呢?乍看上去,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。其实,这与抗美援朝前线的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坚守在第一线的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,有一段时间弹药锈蚀现象十分严重,好端端的迫击炮弹和枪弹,运到阵地不久就锈迹斑斑,有的甚至锈得不能用了,造成了很大浪费。这件事惊动了志愿军领导机关,彭总等首长指示迅速查清原因,采取防锈措施。四十五师的将士反映,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天气不好,阴雨连绵,坑道里太潮湿。但领导机关分析:处于同样条件下的其他部队,弹药锈蚀率大大低于四十五师,显然这里面还有别的原因。为了搞清锈弹之谜,志愿军后勤部立即派出调查组来到四十五师阵地。在一三五团驻地,调查组见到一座新盖的木板房,仔细一看,墙壁、地板全是用装弹药的箱板拼起来的。他们粗略计算了一下,为了建造这座木板房,至少拆了380炮弹箱。调查组又注意到,一三五团有些办公桌、床板和小板凳等,也是用弹药箱板钉成的。而坑道里却到处堆着剥掉了包装的弹药,或者用麻袋代替了木箱。许多炮弹上布满了“汗珠”,有的弹头已经锈成了褐红色。他们终于把情况弄清楚了:坑道潮湿,的确给保管弹药造成了困难,但炮弹、子弹大量生锈的主要原因,是乱开包装箱所致。包装箱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防潮湿,去掉包装层,让弹药直接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,自然容易生锈。另外,失去包装的保护,弹药上的防腐油极易被蹭掉,这样就更加加快了锈蚀的速度。于是,调查组向一三五团的干部战士广泛宣传弹药保管方面的科学知识,讲解了包装对于弹药安全保管的重要意义,使将士们懂得包装弹药的木箱,以及一层油、一层纸,都不是可有可无的,去掉了这些保护层,潮湿的空气作用于弹药表层,就会引起氧化反应。经过这次调查之后,志愿军司令部和后勤部还专门发布了关于严禁乱开包装的命令,规定:在一般情况下,前沿部队开箱弹药不得超过0.5个基数,手榴弹不得超过600枚。从此,弹药锈蚀率就大大下降了。
国际军事历史
举报
点击展开全文
打开观察者网APP,阅读体验更佳
泼墨梧桐
息壤连载《穿越新世纪风云》《漫雨和飞沙》 |
827篇文章
|
2010人关注
+关注
观察者网用户社区
作者文章查看全部>>
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(677)志愿军对各型号武器的使用情况
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(676)PTSD,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战场
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(675)抗美援朝中,背后的胸外科专家,兼谈胸外科的发展
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(674)长津湖战役的随军记者回忆录
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(673)朝鲜战争美国给了韩国多少武器装备?
分享到:
收藏
3
点赞
12